央視劇評|《人生之路》:書寫時代機遇與人生抉擇的相互成就
01
電視劇《人生之路》挖掘和表達出了經典文學作品《人生》中蘊含的恒久話題與時代回響,為影視劇的文學改編,提供了一條新的路徑。
1982年,作家路遙發表了他的成名作中篇小說《人生》并引起轟動,作品講述了一位農村青年為改變命運而屢遭挫折的故事。
41年后,部分內容取材于小說《人生》的電視劇《人生之路》創作完成并在總臺央視綜合頻道熱播,依然又引起觀眾的熱議。
探究其因,是這部電視劇蘊含著許多值得當下探討和解讀的話題,比如關于人對命運、理想、現實、愛情的糾結與選擇,關于對人性深度的挖掘與人生局限性的表達等等。
這些話題是文藝創作所要追求的永恒性命題,在歷經歲月洗禮后,它們仍舊保持著被再度探尋的價值。
電視劇《人生之路》實現了對路遙這部經典小說在思想和藝術精髓上的吸收、借鑒、擴展與影像化表達。
它為當代電視劇注入了深厚的文學養分,也為當下影視劇的文學改編,提供了一條新的創作路徑。
02|
電視劇《人生之路》再現原著時代風貌與人物故事的同時,又以原著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命運懸念,續寫時代機遇與人生抉擇的相互支撐與相互成就。
電視劇《人生之路》的前半部,除了改寫和增添了
在這部分內容中,該劇通過極具藝術表現力的影視呈現和演員們對角色的恰當把握,讓觀眾充分領略了上世紀80年代陜西農村的風貌,以及世代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農民的自然純樸和相對閉塞貧乏的鄉村生活景觀。
正是在這樣的典型環境中,孕育出了高加林要急于改變命運的強烈沖動。
但現實的無常和殘酷,又一次次讓他摔倒在泥濘的人生路途上,他既失去了走出農村的出路,又錯失了如金子一般的巧珍對他的愛情。
這種沉重的壓抑、苦悶與挫折感,是原著中最具現實深度的表達,令人產生無限的惆悵和感傷。
在原著故事的結尾處,路遙曾意味深長地寫下了“并非結局”四個字,由此可見,作者對這個悲劇的結尾和他所塑造的人物命運,心有不甘。
作為文學作品,在一定意義上,遺憾也正是它的魅力所在。但也正是這四個字,為電視劇《人生之路》的創作,提供了極具創作想象力的空間和續寫人物命運的可能性。
它所拓展的內容,可以說是在新的時代環境中,人物性格和命運發展的必然歸宿。
03|
電視劇《人生之路》中體現出了善良與殘酷互映的人性底色,共情與燃情相交的現實關照。
劇中造成高加林命運周折與人生苦難的原因,既有環境和個人的局限,也有人性的自私與功利。
村主任
這種人性的卑劣、制度的漏洞,盡顯現實與命運的殘酷無常。
但是劇中在對人性的刻畫中,更多的筆墨是要寫出人性深處的善意:
“金子一般珍貴”的姑娘
這些終生與泥土為伴的人們在面對人生的磨難時,他們堅忍著,順從著,理解著,始終用良心接人待物,以對未來的希冀和誠實勞作化解命運的坎坷。
即使是對做了虧心事的高明樓父子的描寫,創作者也寫出了他們無時無刻不在經受著良心的煎熬,當他們最終懺悔的那一刻,還是閃現出了應有的人性之光。
電視劇《人生之路》對人性的深刻理解和表達,也是該劇最具人文主義意蘊的動人之處。
它與今天的觀眾不僅可以共情于對人性的認知與理解,凈化被眼前的生活困頓所一時蒙蔽的心靈,同時也能燃起觀眾為追求幸福美好生活而努力奮斗的勇氣與力量。
相關資訊
評論
- 評論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