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電影“我們和《金剛川》”定檔12月18日致敬幕后英雄
海報
由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領銜出品,以抗美援朝為題材的電影《金剛川》正在全國熱映中,截至目前,票房已突破11億大關。今日,《金剛川》的紀錄電影“我們和《金剛川》”宣布定檔12月18日,同時發(fā)布了預告片和定檔海報。“我們和《金剛川》”由田羽生擔任總導演,王曉蒙執(zhí)導,主要講述了電影工作者在拍攝電影《金剛川》過程中的幕后故事。
“我們和《金剛川》”發(fā)布海報和預告片致敬幕后英雄
電影《金剛川》自10月23日上映以來,在全國掀起了觀影熱潮。在影片取得票房和口碑成績背后,是全劇組常駐5000人不遺余力的日夜奮戰(zhàn),最終在短時間內(nèi)完成這樣一部劇作精良、制作精良的精誠之作。
用光影銘刻歷史、用演繹致敬英雄,正是電影《金剛川》的意義和價值所在。而紀錄電影“我們和《金剛川》”,不僅詳細地揭秘了《金剛川》拍攝過程也帶我們見到一群電影的“幕后功臣”。從導演、演員、燈光師、道具組、化妝組,甚至到特殊演員,幾乎每一個參與電影環(huán)節(jié)的工作人員,他們的故事,都被記錄下來,看點十足。電影海報特意選用了一張場記板的照片,既是向《金剛川》中修橋護橋的志愿軍幕后英雄們致敬,也是感謝眾多電影幕后工作者的付出。
影片拍攝過程共集結(jié)演員1174人,劇組工作人員2479人,特效人員2600人,后期人員1302人。最終,《金剛川》的成片鏡頭數(shù)量定格為1249個。片長122分鐘的《金剛川》整個制作周期不到三個月,其創(chuàng)作歷程為電影工業(yè)化提供了許多寶貴經(jīng)驗。
“我們和《金剛川》”揭秘:拍電影像在打仗
在《金剛川》里,為了保證大部隊在凌晨5點前到達金城前線,所有志愿軍必須排除萬難通過一座橋。而拍攝《金剛川》的電影人們有著和電影中戰(zhàn)士們一樣的使命:他們必須在短短3個月內(nèi)完成這樣一部戰(zhàn)爭大片的拍攝,在10月25日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zhàn)70周年紀念日之前完成這部影片。制片人表示:“拍《金剛川》,我有一種在打仗的感覺。”
在“我們和《金剛川》”預告片里,則再現(xiàn)了劇組緊張拍攝的實況,以及演員們對電影的想法。“緊迫感”、“拎著一根弦兒”、“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既是《金剛川》里過橋的任務,也是拍攝《金剛川》時電影工作者的實況寫照。
如何完成不可能的任務:集結(jié)、前進、沖鋒、信念
“我們和《金剛川》”分為四個章節(jié):“集結(jié)”:七十年前的集結(jié)為了勝利;“前進”:沒有退路;“沖鋒”:不畏艱險;“信念”:可破萬難。詳細講述了《金剛川》前前后后的準備工作以及拍攝中遇到的困難。
大量外景,需要“靠天吃飯”,導演組被逼成了“氣象專家”;拍攝地丹東又遭遇百年不遇的臺風,作為重要的道具——橋,也被洪水淹沒。“拍著拍著,橋沒了……”戲里戲外,如何“保”橋?都是難題。每次劇組的橋被臺風刮壞,原本是拍攝電影的制片組立刻變身工兵連。跟《金剛川》中志愿軍戰(zhàn)士感嘆“我們是來打仗的,不是來修橋的”的情節(jié)十分相似。劇組被迫停工了差不多10天后,終于等到臺風過去,可洪水卻退不了,仍然是無法拍攝。最后劇組只能另辟蹊徑,找了一個魚塘架橋,拍攝了電影中的殘橋和人橋戲份。
為了盡力還原70年前志愿軍戰(zhàn)士的狀態(tài),張譯 、吳京 提前半個月接受高射炮訓練,李九霄 、魏晨 學習使用槍械、攀爬施工塔吊,前期做好了充足的準備;現(xiàn)場演員太多,執(zhí)行導演忙不過來,張譯甚至擔任了臨時的執(zhí)行導演,指導演員表演;道具組為了達到電影的拍攝要求,集體住在道具間,夜以繼日地改造高射炮;戰(zhàn)場上血肉橫飛,那些被炸斷手腳的戰(zhàn)士,都是由特殊演員化特效妝完成;扛橋的演員,凍得嘴唇發(fā)紫……連導演田羽生都感慨:“扛橋的真是在用命在扛。”
正如張譯在采訪中所言:“我們電影各部門都付出巨大的努力,盡可能地呈現(xiàn)70年的跨越。”“兄弟齊心,其利斷金”,指的不僅是戰(zhàn)場中的并肩協(xié)作,也是全體主創(chuàng)人員的共同奮斗。由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七印象影視傳媒有限公司、阿里巴巴軟件服務有限公司出品,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發(fā)行的紀錄電影“我們和《金剛川》”,12月18日,與您一起見證幕后英雄的努力。
相關資訊
評論
- 評論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