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集
- 第2集
- 第3集
- 第4集
- 第5集
- 第6集
- 第7集
- 第8集
- 第9集
- 第10集
- 第11集
- 第12集
- 第13集
- 第14集
- 第15集
- 第16集
- 第17集
- 第18集
- 第19集
- 第20集
- 第21集
- 第22集
- 第23集
- 第24集
- 第25集
- 第26集
- 第27集
- 第28集
- 第29集
- 第30集
- 第31集
- 第32集
- 第33集
- 第34集
- 第35集
- 第36集
- 第37集
- 第38集
- 第39集
- 第40集
- 第41集
- 第42集
- 第43集
- 第44集
- 第45集
- 第46集
- 第47集
- 第48集
- 第49集
- 第50集
- 第51集
- 第52集
- 第53集
- 第54集
- 第55集
- 第56集
- 第57集
- 第58集
- 第59集
- 第60集
- 第61集
- 第62集
- 第63集
- 第64集
- 第65集
- 第66集
- 第67集
- 第68集
- 第69集
- 第70集
- 第71集
- 第72集
重耳傳奇第7集劇情
第7集:重耳傳奇第7集
晉國君召集臣子商議擴軍,遭到朝臣的勸阻,按照禮制,
當初齊國從二軍擴到三軍,楚國從一軍擴到二軍,都沒有經得周天子首肯,齊國如今國力強盛,已躋身大國之列,而楚國荒蠻,風俗本就不同,擴軍也在情理之中,晉國此時擴軍屬于違制,晉國君認為齊楚能擴軍,晉國也可以。
朝堂上爭執不休之時,傳來了新田再次暴亂的消息,杜仲方閏都受了重傷,
東關五大夫說服了幾個朝臣,一起聯盟向國君請奏,請國君親征新田,鎮壓暴亂,那時
允姬母子是靠著國君才有今天的,如果國君出事,他們母子一定沒有好日子過,所以允姬想盡辦法阻止國君去新田,允姬暗中聯絡呂大夫,讓他聯絡朝臣推薦
呂大夫等人雖盡力周旋,但終究對抗不了齊姬在朝堂上的勢力,國君決定親自前往新田平亂。
申生得到重耳被殺的消息,決定立刻回晉國,為父分憂,太傅勸他先留在齊國,如果申生回國,齊姬絕不會讓他前往新田的,但如若不去新田,難免落人口實,所以不如留在齊國,等晉國變故過去之后再由齊國軍隊護送回國,這樣兩全其美。
新田一把大火之后,官衙的人都不知所蹤了,百姓死傷無數,重耳在大火中得以逃生,看著無數百姓的尸體,重耳心中不忍。
驪姮認為這些死去的百姓都是自食其果,重耳則不這么認為,百姓只是圖個生計,饑荒年代最容易受人挑撥和利用,其實他們都是無辜之人,迫不得已才會暴亂,驪姮敬佩重耳,決定留下跟他一起評定暴亂。
大火來的蹊蹺,重耳在火災現場找到了破損的油罐,新田的百姓連飯都沒得吃了,根本不可能舍得打翻油罐,唯有一種可能,便是杜仲故意縱火。
重耳和子余都沒有找到吃的,反倒是驪姮在城中發現一家大戶,家里以重金換糧,驪姮用自己全身所有的金銀首飾,才換的三張餅。
重金換糧的大戶是荀宅,荀息是朝中大夫,其宗長荀伯家里可能確有余糧,重耳到荀伯家里借糧,荀伯一口咬定說家里沒糧,對剛剛來換糧食的驪姮,也是翻臉不認人,重耳只能先離開再做打算。
驪姮打算回驪戎想辦法再籌些糧食,重耳知道之前獻糧,已經是驪戎的仁義之舉,如果再讓驪戎百姓捐出糧食,那就是逼迫他們于死地,驪姮對重耳的為人更加敬佩。
荀伯聞聲趕來,看著糧食都到了百姓手中,氣惱不堪,恨不得立刻殺了重耳,重耳拿出國君贈給自己的玉玦,作出承諾,今日這批糧食算重耳借荀伯的,他日災情過去,荀伯隨時可以拿這玉玦到都成,找重耳兌換錢糧,荀伯這才罷休。
齊姜被關在宮力出不去,鬧起了絕食,申生擔心齊姜出事,苦苦勸說,齊姜大哭大鬧,撒潑打滾,申生只得答應跟國君求情,陪她一起出宮,齊國君這才答應讓齊姜出宮,他們剛出宮門,便接到消息,說重耳沒死,且已經平定新田亂局,齊姜聽到此消息,更是迫不及待地想去新田。
荀伯家的糧倉,不僅僅只有荀伯的糧食,還有杜仲他們克扣下來的賑災糧,他們本以為以荀家的勢力,能保住這批糧食,沒想到重耳竟然是個混不吝,敢帶頭搶荀伯家的糧倉。
現如今重耳解決了新田之亂,杜仲擔心國君來新田的話,貪贓之事便瞞不住了,便慌忙寫了奏疏,夸贊重耳能力出眾,解決了新田的亂局,這樣以來國君便不會來新田了。
重耳平定新田之亂的事情,得到了國君大大力稱贊,國君決定不再去新田,而是將精力都放在擴軍的事情上。
狐突將重耳平安的消息告訴了
新田城外已經沒有什么災民了,看上去一片祥和,但重耳卻認為危機沒有接觸,糧食早晚有吃完的一天,新田的旱災沒有解決,百姓遲早還是會出亂子,所以倒不如讓子余親自回國都一趟,向國君請求,讓新田百姓遷移。
荀伯是齊姬的人,場面上不得不順從重耳,事后他便將重耳的玉玦交給了齊姬,以此表忠心,齊姬認為重耳若非大善之人,必定是心機深沉之人,他看得到事情背后的好處,所以才愿意以公子玉玦換取糧食,重耳必須得盡快除去。
子余回國都面前國君,對重耳一直放心不下,這時一直暗中跟在他們附近的介子推主動現身,表示愿意追隨重耳,子余早就聽聞過介子推的大名,他是晉國不可多得的俠士,即便是晉國君和齊國君,都多次派人相邀,有介子推相助,子余才放心回去。
重耳帶著介子推和驪姮到山上尋找水源,重耳找到了鈴鐺草,以前在草原上,游牧民族便是根據鈴鐺草找到水源的。
重耳走到了兩條岔路口,兩邊的草木一樣茂密,很難抉擇走哪邊,介子推建議分頭走,雙方誰先找到了水源,就發出信號通知。